2023年12月1日,第三十期教授“有约”活动在新地球村高级翻译学院510教室举行。本期邀请英语学院尹秀丽教授为大家开展题为“本科翻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的专题讲座。50余名学生参加此次讲座,并纷纷认为通过此次讲座受益匪浅。
尹秀丽教授是硕士生导师,省教学名师,省教书育人楷模,市师德标兵。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带头人,省精品课、省一流课程和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吉林省外语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课题等16项,发表论文16篇,主编、参编著作17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2等奖1项,3等奖2项,省科研成果3等奖1项。先后获得省突贡人才、省拔尖人才、省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教授向同学们阐明了毕业论文在学生大学时期的重要性——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首先尹秀丽教授为同学们梳理写论文的总体逻辑,并展示了翻译实践报告的基本框架,让同学们清晰的了解写论文的整个过程。其次教授向同学们介绍翻译方法的策略,在阐述背景文化时,常使用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尹秀丽教授并由此展开论述,带领同学们了解零翻译、音译和逐词翻译等异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以及意译、仿译和改译等归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紧接着,尹秀丽教授对翻译技巧进行高度概括,将增译、减译和分译等常见的翻译技巧一一进行解释。最后教授将翻译方法用实际的案例向同学们进行详细的说明,主要谈论拆句法和合并法。教授也与同学们简单谈论了减词法和增词法以及各种词性的转换,让同学们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内涵。
讲座在学生中激起了热烈反响,英语学院英语范卓灵说:“有幸参与了博学和蔼的尹秀丽教授就《本科翻译实践报告问题与对策》的讲座,让我对翻译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论文的写作框架有了更明晰的认知。知道了在翻译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以及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翻译技巧,如增词法、减词法、拆分法、合并法,以及转换法等。”东方语学院英日杨闫姝同学说:“ 参加本次讲座后,我对本科翻译实践报告的问题和对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讲座指出了本科翻译实践报告中常见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准确、风格不统一、文化背景理解不到位等。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也激励着我继续进行探索学习。”英语学院梁秀芳说:“ 听完这次讲座,我了解到了在本科阶段,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报告写作存在的问题,并且讲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我此次从中学习到了进行翻译实践报告写作的基本结构,这对我以后进行翻译实践报告写作奠定理论基础。这次讲座中,我也更加明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之间的区别。这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