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O®乐高积木是儿童喜爱的玩具。这塑胶积木一头有凸粒,另一头有可嵌入凸粒的孔,形状有1300多种,每一种形状都有12种不同的颜色,以红、黄、蓝、白、绿色为主。它靠小朋友自己动脑动手,可以拼插出变化无穷的造型,令人爱不释手,被称为"魔术塑料积木"。
带领我们认识敏捷的是LEGO®SERIOUS PLAY®,它是一套玩中学的方法,通过将儿童玩具乐高®发展成为成年人学习的工具,让团队成员通过搭建乐高®积木进行互动的对话,从而获得新的认知和群体智慧的过程。LEGO®SERIOUS PLAY®结合了科学、艺术和手艺,帮助团队成员百分百投入,创造新的知识,打破惯性思维。那如何通过LEGO®认识敏捷项目管理的呢?敏捷项目管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LEGO®乐高-敏捷项目管理工作坊】的半日体验感想中来寻找答案吧。
01.工坊初接触
2020年10月25日上午通过岳玲老师的介绍我们(李思沅、刘新裕)有幸感受到LEGO®乐高-敏捷项目管理工作坊的魅力,此次工作坊的培训导师Sencho Kong受本次工作坊组织者兼助教韦婷老师特邀而来,岳老师和两位老师是“CMW(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培训师同学。Sencho老师在自我介绍时幽默风趣的让我们称呼他德文名的谐音“山草”。随着老师的介绍我们也将自己的名字或代称写在了粘贴纸上贴在自己的胸口上方,方便工作坊的成员互相认识彼此。
在工作坊正式开始前,我们每个人写下了自己的“生命导图”并通过导图向组员们介绍自己,老师让每小组在互相介绍的同时总结出小组里共同的名词,并且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名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快速熟悉彼此并且找到共通的话题。接下来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个“热身”的小活动。让我们在心中默默选择在场的两位成员(学员、助教或老师),全程不能直视对方,然后在不断调整位置的过程中慢慢和对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活动的氛围轻松愉快,大家从无序渐渐变得有序,看似简单的调整,实际上牵动着每一位在场的成员。成员们在分享感受时表示这很像团队一起做一个项目,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牵动着队员和整个项目的进展。“山草”老师通过这个小活动带我们初步的接触了“何为敏捷”。
02.乐高初体验
工作坊正式开始,老师在没有介绍的前提下,让每个人用袋子里的6块乐高拼一只小鸭子。大家彼此之间不进行交流,6块积木在每个人手里都各有特点,简单的对比后发现在场的学员们几乎没有人拼出完全一样的组合。大家创意满满拼出了各种类型的鸭子,有“飞鸭”“游鸭”“马鸭”还有学员笑称自己拼的是“烤鸭”。最后总结出,大家的经验不同有的学员拼过乐高小鸭子,有的学员第一次接触乐高积木,大家对于鸭子的认知也不同,每个人心中的鸭子都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接下来,老师带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环节,四个小组随机挑选一位成员顺时针换到下一组,藏好手里的鸭子背对着调换后的小组成员,未被调动的组员把自己的鸭子拆开并把积木分成与组员人数减一相等类数。小组内自己摸索方法,尝试拼出被挑选的成员手里的小鸭子。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小组通过描述、沟通等方法,都成功的拼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鸭子。在小结过后,各组再挑选另一位组员逆时针换组,目标和上一轮相同,只不过这次所有组员都面对面。本以为会更简单,结果在开始时我们都带着不同的方法,在稍加磨合后,确定了我们的共同语言、理解了对方的方法,效率才成倍的增长,第一轮我们只拼出了一个鸭子,而这一回我们拼出了三个。两次过程的对比我们发现在团队中“沟通”和“反馈”的渠道与速度会影响到项目的效率。老师说这个过程体现了团队在一个项目中“不断推动,持续改善”,这个环节启发我们应对自己的行动及时记录并给予反馈,不断打磨,帮助自己更好的规划学习和生活。
短暂的休息后我们进入了活动的后半部分,在老师的安排下,助教为每一组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乐高积木,进入了下一个活动。假设每一组都有一个虚拟的城市,而每一位组员都要拼一栋有意义的建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每个人拼完后,老师让小组内的成员们通过建筑的特点,推测他们的用途,“建造者”可以用“远”或“近”回应对方的猜测,最后大家通过便利贴,向其他组员公布自己的建筑是什么,大家的作品各有不同:有学校、图书馆、动物园、汽车厂、饭店……在此之后,小组成员可以根据他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做出轻微的修改,让这个建筑“更像”自己和其他组员心中的预设。在沟通和修改之后,每组成员将自己的建筑搭在底板上,组合成为一个小组的城市,每一个建筑的方向、建筑的距离都有意义,每个小组都可以为自己的城市创造一个背景故事,最后通过乐高的导管,将四个小组的四座城市连在一起,所有的成员共同为其创造一个故事。
在这个过程里大家一开始所建设的城市必备建筑是由个人产生的创意,而小组成员将创意合成一个“城市”的过程是团队在创新一个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要注意转变观念,从我们认为客户需要什么变到思考客户想要的是什么。作为学生的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用户,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要去尝试、去找到,不单单只是想,要从想转变为付诸于行动。先行动,然后得到反馈,再进行改进这就是敏捷中所说的快速迭代。
半天的工作坊在大家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中结束了奇妙的旅程,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意犹未尽,这次的工作坊带领我们通过LEGO®SERIOUS PLAY®了解什么是【敏捷】。扁平化的敏捷团队是推动创意实施的最佳单元——团队内部有自主的、灵活的决策方式;信息沟通顺畅,便于达成一致目标,快速推进目标任务的实施。在敏捷团队中,专业型人才不可或缺,学习型人才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拥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的能力,才能跟得上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化。
这次的工作坊之旅不仅让我们二人认识了【敏捷】,还让我们从学生的视角收获了可以运用到未来就业中的内容。首先是思考就业方向,在思考后要付诸于实践,有尝试的信心和挑战的勇气;其次是有效反馈、快速闭环,作为学生的我们有很多时候接到通知一个“收到”就代表完成了通知内容,尤其是和老师沟通时,老师一段三五行的消息用心的发给我们,收到的回复只是“好的”或者“好的老师”,这次的工作坊让我们认识到以后无论是和老师还是和团队伙伴亦或是上司都要做到有效反馈、快素闭环,例如回复老师时我们可以说:“好的老师,我明白您发给我的消息了,XXX事情我会在XXX时间开始执行,XXX时间给您反馈,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疑问还要麻烦老师了,辛苦您。”这样的回复会让对方更加明确你的反馈,使一件事情高效的完成;然后是终身学习,这个收获看上去仿佛很大,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如果一开始没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就不会在大学期间有了解【敏捷】的机会,活动中除了我们两位大学生更多的都是企业高管或HR,他们虽然已经熟练运用各种团队协作方式,但依旧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最后感谢岳玲老师的推荐、韦婷老师的支持以及Sencho老师的带领才让我们两位“小学生”在人生“简历”上添加了多彩的一笔,希望未来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敏捷】,并将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