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波及了全世界,不仅严重危及民众的生命安全,也引发了人的一系列身心应激反应,导致民众在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上出现了一系列偏差和失衡,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心理危机。作为大学生,我们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护、筑牢自身身体健康防线的同时,也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主动调适自己的身心,不断提升“心理免疫力”,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复学生活。
1、返校后,我不敢去教室、图书馆,也不敢去食堂、回寝室,感觉处处都是危险,怎么办?
这是因过度担心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一是可以做放松练习(比如呼吸训练、蝴蝶拍等)或者通过运动等方式放松自己,身体放松下来后、焦虑情况也会慢慢缓解。二是采用经验掣法进行调节。经验掣是某个能够让自己感到安全、平静的一个物件、话语、姿势或情境等等。经验掣法就是在恐惧时,激活经验掣,重回经验掣唤起的温暖、安全和力量,从而化解恐惧。比如“人生没有跨不过去的恐惧和害怕”这句话,就是很多人的经验掣,当想到这句话时,就会唤起自己的温暖感、安全感,从而调适自己的恐惧。三是用心保持对环境的关注和觉察,比如认真观察图书馆、教室、宿舍的空间、光线和设施,认真感受自己走在校园时,脚与地面的触感,用心倾听他人的话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校园环境的熟悉感和安全感会重新建立,自己也会慢慢的信任你所处的物理和人际环境。
2、我只要去过教室等公共场所,或者接触过其他同学的物品,就控制不了要反复洗手、消毒,让我无法正常学习、生活,怎么办?
这是一种疫情导致的强迫反应,即使复学后,洗手、消毒也并不是问题,只是这类行为让自己无法正常生活了才是问题。
一是转移注意力,将对病毒及健康损害的关注点转移到每日必须完成的事情上,转移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减少胡思乱想。二是采取自我行为干预,比如闭气法,当强迫想法出现时,请立刻屏住呼吸,直到自己的极限,此时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强迫想法自然也会消失。当强迫想法再次冒出来时,再闭气,如此反复,强迫想法的频率会逐渐降低。(注意:在使用这个方法前,务必确保自己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身体疾病。)
内容来源: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