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工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  奖助勤贷  学风建设  国防教育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吉林省朋辈心理工作室>>正文
高校学生复学心理支持手册——自助篇2
2020-04-27 10:33  

    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中央指导组,2020331日)。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复学的号角也开始吹响。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不平常”的假期和一个多月的网络学习后,高校学子对复学既充满期待,也会感到困惑。有些同学免不了还会有一些担心和焦虑:担心学习状态受影响;担心毕业实习考研受影响;担心复学后宿舍班级关系不如以前融洽……这些困扰既给同学们带来适应性困难,也给我们心理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

    本手册旨在为复学的同学们提供心理自助、帮助他人和团体建设三个方面25个问题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大家一起面对困难,在危机中获得成长。

    提问者:学校正常开学了,但我总担心自己还会被感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跟新冠肺炎症状相对应,自感食欲差、失眠、胸闷、憋气,我是不是得病了?

    专业解答:这是由于过分担忧自己患病而产生焦虑反应。一是要接纳自己的情绪,面对疫情的焦虑情绪是正常的,是正常人在非正常情况下的一种正常反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面对和适应当下环境,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二是要转移注意力,避免整日以疾病为中心的生活状态,减少对疫情和疾病的过分关注,积极参与到复学后的学习生活中。三是坚持合理饮食,作息规律,保持良好心态,科学认识疾病,积极锻炼身体,做好自我健康防护。

    提问者:现在开始正常上课了,但我仍然常常感觉自己神经紧绷、心神不宁,控制不住刷手机关注疫情的各类新旧信息,完全没办法正常学习,怎么办?

    专业解答:密集的疫情信息容易诱发信息焦虑,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心理学研究发现,负面信息关注越多,安全感和自尊感越低。一是要改变“强迫性刷屏”行为,通过控制自己每天看手机的时间,通过在固定时间关注官媒信息的方式,减少海量负面信息的输入,降低不确定和超载信息带来的焦虑不安。二是要“回归生活”,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多关注复学后的学校信息,做好学习计划安排,这样既可以分散我们对疫情消息的过度关注,也可以保持相对好的精力和心情投入学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波及了全世界,不仅严重危及民众的生命安全,也引发了人的一系列身心应激反应,导致民众在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上出现了一系列偏差和失衡,严重的甚至出现了心理危机。作为大学生,我们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护、筑牢自身身体健康防线的同时,也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主动调适自己的身心,不断提升“心理免疫力”,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复学生活。

    来源:四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