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免疫缺陷综合),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征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英文主题为“End inequalities.End AIDS.End pandemics.”),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携手应对包括艾滋病在内的疾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终结疾病大流行而努力。
一、关于艾滋病的现状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数据,2020年来,全球大约有170万人新发艾滋病感染者,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
而在中国,截至2021年10月,全国艾滋病(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523006例,死亡2040人。艾滋病仍是报告死亡数居第一的传染病病种!
二、警惕,新增感染者中出现的变化
截至2021年,新增感染者中青年学生患艾人数增加。报告中显示青年学生病例占全部青年病例的比重持续超过30%,学生感染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其中男性占比高达99.2%,经男男同性传播占比高达91.3%。
三、为何艾滋病会打破高校“围墙”?
大众的性观念开放了,但性知识却没有跟上。近些年来大众对同性恋行为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对其包容度也更高了。随着网络越来越普遍,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社交软件开始流行起来。
据专家分析,有些男同软件的兴起是艾滋病打破高校“围墙”的重要原因之一。 男同软件的出现,让寻找性对象变得越来越容易,“秒约”、“盲约”现象越来越普遍。还有些人在社交软件上约会专找校内学生,这让高危性行为变得更加容易突破高校“围墙”。
四、听听专家的看法———对话来自中疾控艾滋病专家组成员张洪波
问:在您与大量艾滋病患者访谈后,您对近些年来,高校学生占青年患者比例逐年增加这一现象有何见解?
答:“虽然从比例上来说虽然学生感染者是绝对少数,但学生患病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尽管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高校艾滋病的宣传工作,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提高了,但这依旧不能阻止大学生们发生高危性行为,因为他们行为自控能力较弱”
另外还有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由于高校学生正处在性冲动最强、自控力较弱的阶段,因此学校特别是高校是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五、艾滋病传播途径
1、母子重直感染
亦有人称之为垂直感染,也就是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她极有可能(约30%的机会)经由母体及母乳直接将艾滋病病毒传给新生的婴儿。目前全世界有5-1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经由母子垂直感染途径得到艾滋病。
2、危险性行为
所谓危险性行为,意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没有预防保护(使用保险套)直接有体液交换的性行为,是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径占全体艾滋病患感染原因比率的70-80%,这主要是因为它集合了精液、阴道分泌液(性行为)及血液(伤口)等多重感染之可能,所以更增加了它的危险性。
3、血液感染
(1)、输血感染:艾滋病病毒在血液和精液中的浓度是唾液中的十倍、泪水的一千倍。所以经由输血,特别是经常一旦失血就必需大量输血的血友病患,万一输入筛检疏漏或在空窗期的艾滋病病
毒污染血液,亦会因此而感染到艾滋,但这可能性极低。
(2)、共同针头感染:另一个典型由血液直接感染的途径,最常见的是在药物滥用者或吸毒者于未经消毒的情形下轮流共享针头,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因而经由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管。全世界因共享针头而得到艾滋的比例占5~10%,在美国,吸毒者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5%、在欧洲则更高达50%。我国的毒癌者则占全体艾滋病患的5.3%。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六、如何预防艾滋病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2、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3、不要共用针头: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6、注意外伤防护: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7、避免母乳喂养:喂食母乳者新生儿感染HIV的几率会增加12%-14%,故不建议喂食母乳。
七、关爱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并不是阻拦我们与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相处的理由。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是我们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应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