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工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  奖助勤贷  学风建设  国防教育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园百科>>正文
元宵佳节丨共度团圆
2023-02-05 16:46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一.习俗

    1.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

    2.踩高跷

    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3.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北方元宵,南方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4.舞狮子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舞龙又称耍龙灯、 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5.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唐代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代李梦阳《汴京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节,在市场上买来一盏盏惟妙惟肖的属相灯,然后于家中点亮。此时此刻,伴随着属相灯那影影绰绰的灯光,家家户户团团圆圆,高高兴兴地欢度着元宵佳节,也是人们汇聚一起收获家庭幸福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