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工动态  思想引领   心理健康  资助育人  军训征兵  学风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园百科>>正文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因爱同心 防艾同行
2022-12-03 16:02  

    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意义在于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群中的危险行为,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病毒经性接触和经血液及母婴等途径传播,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减少对艾滋病歧视的社会氛围,号召全社会给予艾滋病患者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艾滋病恐惧症(英文名:AIDS- phobia,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