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折扣效应
折扣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陷阱呢?
首先呢要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折扣效应”,折扣效应是指人们在向他人提出要求时,第一步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是给予其他好处。
例如:小李最近准备健身,便到附近的健身房看看。到了健身房,小李:老板一节课多少钱?
老板:200
小李心想我一个学生,这价钱也太贵了,便支支吾吾的对老板说:可以便宜一点吗?
老板:这就是我们平常价,我看你是一名学生就给你便宜一点吧。那你办张卡,我给你打七折,其他人来办卡我都是打八折。
小李一听这话心想真不错,便高兴的办了张卡。
这便是利用了消费者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特点,即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每年的双十一机制也是同样如此,商家给你一堆折扣,让你感到自己赚了很多,然后指导你自愿掏出腰包。
折扣效应让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更加敏感,也蒙蔽了消费者,它让人们光看到自己在某一次消费中少花了多少,而没有看到已经为之付出的和将来还要为之付出的代价。让人不知不觉掉入消费陷阱。
02锚定效应
它的心理机制与折扣效应大同小异,所谓的商场大促销不仅运用到了折扣效应也运用到了锚定效应。
商品原有的价格就是“锚”,当这个锚根深蒂固之后,在将其进行降价处理,那么对比之前的价格,无数人都会对降价后的商品趋之若鹜。因为热衷于自我欺骗,所以我们对于这个节日总是满怀期冀。
毋庸置疑,很多人都会在实用与喜欢之中来回犹豫,大部分商品只能满足自己的欣赏欲,毫无任何实际意义。就这一点上来看,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显然在购物上更加理智,清醒,消费主义的洗脑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多大意义,清楚的量力而行才是正确的购买姿态。
这些灵魂拷问帮你戒掉买!买!买!
01我很有钱吗?
02这钱有必要花吗?
03省下来的这笔钱能去做什么?
04买这个东西是为了面子还是里子?
05相同功能的东西我是不是已经有了?
06这个东西是不是智商税?
07年度最大优惠,错过会不会后悔?
买or不买,都要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来看,不要被铺天盖地的购物狂欢而洗脑,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