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选在五月的原因:首先,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长久以来,5月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和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和激情。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首选的活动日当然是5月。其次,鉴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所以“心理健康日”活动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才之路,并由珍爱自己发展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让心灵充满阳光。“5.25”取其谐音便是“我爱我”,充分体现了该活动的宗旨和目的。
吉林外国语大学“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主题:不忘初心 青春起航
活动目的: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新时代的青少年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不断汲取奋勇向前的力量,不忘初心,青春起航。所以,本活动将通过组织线上各项主题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围绕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感,充分开展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珍爱生命的价值,感恩热爱生活,使学生明确生命的含义与意义,树立对未来的一种生命愿景,爱健康,共成长。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共分为四类,技能培训类、学术研讨类、主题活动类、素质拓展类。下面着重给大家介绍几个活动。
通过举办心理情景剧本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重现生活、学习、交往中所遇到的心理冲突、困惑和应对方式的平台,在角色扮演中,释放情绪,学习人际交往技巧以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决赛优秀的作品将被推送参加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

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关于生命愿景的相关教育,提高全体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规划自己的生活。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意识,提高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能力,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促进广大学生心理健康。
采取体育类集体性活动方式,调动身心协调发展,感受青春心的韵律。



二级学院朋辈心理辅导室主题活动
最后,希望亲爱的同学们可以在五月收获满满的正能量!5.25,我爱我,把握自己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才之路,并由珍爱自己发展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让心灵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