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背后的信念引起的,解决行为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分析行为下的“巨大冰山”,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本质。
2020年3月24日在岳玲老师的组织下,校心协6名学生干部、本科生科研小组6名同学以及8名研究生通过学习俱乐部一起参加了“透过冰山看世界——沟通艺术”线上活动,活动的主讲人池静老师是一位独立品牌营销策划人和成长教练。通过这次活动大家都收获了许多,有许多自己的感悟。
活动内容
2020.03.24活动刚开始时,池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冰山的图,在图中露在海平面上的冰山只有不到20%,而藏在海平面下的80%则是我们丰富的内心。紧接着池老师用了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向我们描述了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大脑状态和在发脾气时的大脑状态。正常情况下人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完整握住的拳头,而生气时的大脑盖子(四个手指)会打开,就只剩下了大拇指和掌心,这个时候的我们是不理智的,发脾气的时候和小狮子小豹子没什么区别。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我想如果是我来举例子的话一定有许多例子可讲。
池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内容,包括怎样沟通、沟通方式的正误之分、学会沟通前应该先学会倾听、共情、情感储蓄、启发式提问、我句式等等,我在这里分享一些最令我感动的。
(一)沟通之前先倾听
沟通应该是两个人都全身心的投入,两个人的脑袋盖子都没有打开,然后倾听对方说什么,随后给出回应,一来一往是为沟通。如果只是一股脑的输出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沟通,这是作报告。我认为池老师分享的关于“听”字的繁体字就非常好的表达出了我们自古以来对于“倾听”的要求,要耳到眼到心到,三者合一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二)表达之前先共情
听完对方所说的,我们不能只是随便的不疼不痒的回应,而是应该先共情,想想如果自己是对方,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希望倾听完收到怎么样的回答。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考虑问题,然后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情感储蓄
池老师讲到每个人在另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个账户。这个账户里面存着的感情就像是银行里面存着的钱一样,平常我们应该多往里面存钱,这个时候才能取到钱,如果日常中都是只索取而不付出,迟早有一天你连账户都没有了。
尾声
在小组活动的尾声,池老师还回复了我们的一些问题。大家也一改之前活动的羞涩状态,在讨论区分享的热火朝天,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
活动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很多,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次活动是参加活动中我收获最多的一次,从正面语言到我句式,从情感账户到学会倾听,每一点都值得我在生活中慢慢思考和践行。同时这也是一次非常开心的学习经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够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感想分享人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