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工动态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  奖助勤贷  学风建设  国防教育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园百科>>正文
3.21世界睡眠日 | 如何睡个好觉?关注晚睡拖延和睡前觉醒
2020-03-21 09:52  

   晚上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晚睡拖延”和“睡前觉醒”就是重要的两个

    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怎么对付这两种情况,祝我们都能安心睡个好觉。
    如何对付晚睡拖延?
    晚睡拖延会让你白白缺觉好多小时,还会影响白天的精力,形成恶性循环。你可以尝试用这几种方法改变:
    1. 记录自己的晚睡模式在连续一周内记录每天晚上计划睡觉的时间、真正开始睡觉的时间,以及睡前做了哪些事情。观察这些记录,先深刻意识到自己晚睡的事实。了解自己的晚睡模式,为改变做准备。
    2. 制订详细的睡眠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睡觉时间,比如每天晚上12点半上床睡觉,或是在看完XX电视节目后睡觉。列出一个以“如果……就……”为句式的清单,规划自己睡前几小时的活动。比如:
    “如果回家了,就马上洗澡;”“如果洗完澡,就开始看一集XX综艺”“如果看完XX电视节目,就上床睡觉。”
    “如果”部分需要足够具体清晰,但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在各种情景下都能完成。
    3. 调整睡前环境减少睡前环境中的诱惑源。远离了诱惑源,自然就能减少它们对睡眠时间的占据。比如,把手机关掉放在客厅,再进自己的卧室睡觉。在环境中增加和睡眠联结起来的线索。比如,每天晚上睡前都在卧室点上一盏颜色独特的灯,而其他时候不开这盏灯。这样每当这盏灯亮了,就会想睡觉。
    4. 提前刷牙、洗脸把睡前的”例行公事“提前完成。比如,回家后立刻洗澡刷牙收拾床铺,之后再安安心心躺下来刷剧。这样,睡觉的“门槛”变低了,睡觉只需要将人从沙发挪到床上,异常容易,也就会在该睡的时候睡觉了。
    5. 避免在睡前消耗过多心理资源到了夜晚,用于自控的心理资源减少,更不容易抵挡诱惑。因此,尽量不要在睡前做高难度的工作,尽量在睡前远离诱惑源。
    睡前老是想事情,怎么办?
    如果睡前总是想东想西,难以入睡,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 调整认知,告诉自己:睡不着也没事你可能并不需要所谓“8小时睡眠”。像爱迪生、歌德、达芬奇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每晚只睡3-4小时,也能完成伟大的事业。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不要把入睡困难视为一种疾病。
    2. 试试不睡觉试试在接下来的三天把睡觉的时间向后延迟3个小时,并且在这3个小时内不去逼迫自己睡觉,放心地休息玩耍或者刷手机。
    这样,你也许可以学会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日常事务,会发现即使睡眠时间减少,白天的事情依然能正常进行,睡不着带来的焦虑也就缓解了不少。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被称为矛盾意向法。
    3. 不要压抑自己的思维接纳闯入性思维,不要与之对抗。研究发现当对焦虑和闯入性思维采取压抑策略时,入睡会变得更困难,睡眠质量也更低,原本很容易睡着的人也很难睡着了。
    4. 不要强迫自己睡着顺其自然,抱着“睡不着就算了”的心态。这样会更放松,更容易入睡。如果强迫自己睡着,会更焦虑,更难以入睡,进入恶性循环。
    5. 对闯入性思维喊“停”在心里以一定的节奏默念“停”,打断并阻止那些闯入脑海的思维。这种方法叫做思考停止法。
    6. 想象一个轻松有趣的图像在脑海里想象一个有趣的,能充分吸引注意的,愉快且轻松的图像。尽量想象出这幅图像的细节。为了更好地想象,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看到了什么?”、“我现在感受怎样?”、“我能听到什么声音吗?”“这幅画的氛围是怎样的?”。这样的图像能占据认知空间,从而把注意从那些恼人的思维中转移出来,帮助你入睡。
    7. 睡前做数学题当你睡不着时,可以考虑起来做几道数学题。研究发现在睡前做7.5分钟的难度中等的数学题能减少入睡时间。这有可能是因为做数学题能给失眠找到一个理由(睡不着是因为在做题),从而降低焦虑,更好入眠。
    8. 睡前写日记睡前花20分钟的时间写下自己的想法、担忧和任何占据大脑的事情。以一种自由而真诚的方式写,尽量多地记录细节,这有助于探索内心深处的情绪与想法。研究发现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写作能释放压抑情绪,引导你对它们进行重新思考,减少睡前的负面认知活动。
    一般来说,当你不把睡眠问题当做问题,放下“我一定要立刻马上睡着”的执念,就会渐渐变得能够轻松自然地入睡。
    白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不要忘了休息,适当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留下足够的心理资源,在夜晚该睡觉时按时睡觉。
    只是,一旦睡眠问题已经给你带来了严重的心理痛苦与功能损伤,还是要尽快寻求专业的帮助与治疗。
    睡觉是人生一大乐事啊,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这种快乐。

    推荐阅读

   以下文章来源于简单心理 ,作者简单心理

   来源:简单心理 (ID:janelee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