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8月1日至3日,吉林外国语大学2025暑期党务工作培训班在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举行。
此次培训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红色血脉”为主题,38名来自教学一线以及学工、党务岗位的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东北抗联精神,通过主题讲座、参观体验、情景演绎、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从红色教育中汲取信念源泉,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真理伟力,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激发“二次创业”热情,凝聚起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沉浸式教学
8月1日下午,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学员在红色档案主题教室开展《百日战斗档案 不朽民族气节——从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看东北抗联及其伟大精神》沉浸式教学,运用馆藏档案资料,触摸红色历史,深入感受东北抗联精神。
西方语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 段志达:学习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我深刻感受到东北抗联在绝境中的不屈。冰天雪地里,他们以草根树皮充饥,用血肉之躯对抗装备精良的敌人,彰显出“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这份档案不仅是战斗记录,更是精神丰碑。东北抗联用百折不挠的斗争,诠释了忠诚于党、忠贞报国的信念,展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如今,我们当以这份精神为指引,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以实干传承不朽民族魂。
国际传媒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王胤:捧读、观赏杨靖宇将军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字字千钧,穿透历史风雪。这百日,不仅是血肉之躯的苦战,更是民族脊梁的屹立!东北抗联的将士们用鲜血篆刻了“忠诚信仰高于天”的誓言,诠释了何谓“宁碎头颅,不屈膝骨”的气节。新时代的“战场”在育人讲台、在科研攻坚、在服务社会。我们要将这份不朽精神熔铸于血脉,以信仰之光照亮育人征程,以担当之肩扛起时代使命,以奉献之心滋养学子成长。 让抗联将士的赤诚化作我们立德树人的火种,在青年心中点燃“强国有我”的永恒炬火。
国际艺术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员 徐晓伟:在那冰天雪地,缺衣少食的极端环境中,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联战士与日寇殊死搏斗,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毅,这种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一切的精神令人动容。东北抗联战士们团结一心,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伟大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在生死关头仍坚守阵地,他的身影成为东北抗联精神的象征。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这份精神,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努力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感教学
8月2日上午,在杨靖宇干部学院宣誓广场,参训教师们面对篆刻党旗影壁墙,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员 王美佳:我们在宣誓广场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重走抗联路。举起右拳的那一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与十四年抗战“复我河山”的呐喊隔空共鸣;再议初心,我们要像抗联战士那样,把坚定的信仰熔铸成不灭的火种;脚下的抗联路,印刻着杨靖宇将军棉絮裹腹的足迹,诉说着冰天雪地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坚守。如今重走这条路,不仅是追寻历史的回响,更是要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奔涌。作为吉外人,在二次创业的征程上,我们要有抗联战士“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万众一心,戮力拼搏,为百年吉外谱写属于我们的奋斗华章。
东方语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 岳文静:站在“重走抗联路”的出发起点,当鲜红的党旗在晨光中展开,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誓言响彻云霄,我的掌心因紧握拳头而微微发热。这不仅是一次红色旅程的开篇,更是一场直击灵魂的初心叩问。我将带着仪式上的震撼与感动,在接下来的路上,一点点打捞历史的细节,一遍遍叩问自己的初心,让入党时的誓言,真正成为一生的行动指南。
8月2日下午,参训教师前往集安市老岭抗日根据地,重走抗联小路,学唱抗联歌曲,朗诵抗联诗歌,并举行班旗签名仪式。
教育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 张瑶:学唱《露营之歌》,仿佛跟着抗联战士踏过林海雪原。“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短短几句,道尽冰天雪地里的坚守。旋律里有饥寒交迫中的不屈,有对家国的滚烫赤诚。更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与承诺。红歌不仅是旋律,更是历史的回声。在实际工作中,我要传承那份永不熄灭的热血与担当,将此信念投入到爱校,建校,荣校中去,为审核评估和申博工作再创辉煌。
西方语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高尔朗:朗诵杨靖宇将军的《西征胜利歌》,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东北抗联西征的壮烈场景中。从“红旗招展枪刀闪烁”的西征启程,到“歼灭日匪”“誓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呐喊,诗句里满是抗联将士的英勇无畏与必胜信念。抗联将士们“紧握枪刀向前猛进”的战斗热情,透过诗句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情绪高涨,热血沸腾,如今的和平是抗联英雄们以生命铸就的,诗歌也激励着我们传承这份忠诚与勇毅,以赤诚之心守护家国。
现场教学
8月2日上午,参训教师走进杨靖宇烈士陵园,拜谒杨靖宇将军;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学习东北抗联杰出将领的英雄事迹,近距离感受英烈们忠贞报国、英勇斗争、百折不挠的东北抗联精神。
人工智能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 王菲菲:踏入杨靖宇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杨靖宇将军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为国捐躯的决心,捍卫了民族尊严。作为教工党员,我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我将以杨靖宇将军为榜样,将这份红色基因传承下去,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将全力以赴,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人工智能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员 郝倩茹: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我深受震撼与教育。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生动再现了抗联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战的英勇事迹。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作为党员,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不仅要传承红色基因,更要将这种精神融入教育工作中。抗联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全部力量。
机关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 户耕:走进东北抗联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铁血英魂”四个大字和抗联英烈的巨幅画卷。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抗联战士坚守民族大义,坚定理想信仰,用无畏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抗联精神,浇筑到学校二次创业精神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责任与担当,在时代的洪流中创造理想与辉煌,让中华民族的英勇故事传唱于星辰大海。
8月2日下午,参训教师们前往集安市老岭抗日游击根据地,通过徒步抗联小路、抗联野外宿营和抗联雪地战斗,亲身感受抗联将士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筑牢信仰之基,领悟使命初心。
英语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书记 陈泽源:参加老岭抗日根据地现场教学,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探寻抗联密营的艰辛,徒步先辈们走过的小路,我真切体会到抗联精神的内涵。而“敬民爱民、鱼水情深”的教学,更让我明白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我将不惧困难,不忘初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抗联精神融入学生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努力奋斗为学校“二次创业”贡献绵薄之力。
教育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 浦怀文:重走抗联路中,这片看似静谧的山林,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抗联将士的热血与忠诚。杨靖宇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穿着单衣草鞋,吃着树皮草根,却依然坚持战斗,这种信仰的力量令人肃然起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这次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精神力量。我们要把这种力量带回校园,让抗联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信仰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学生党支部书记 王新雅:在通化集安市五女峰抗日革命根据地,这片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红色热土,给新时代共产党员带来深刻精神洗礼。从抗日烽火中,能感悟到理想信念支撑将士在极端困境中战斗的磅礴力量;从军民鱼水情里,可体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抗联精神在新时代仍具力量,党员需传承这一精神财富,在新长征路上行稳致远。
专题教学
8月3日上午,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国莉莉教授以《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光辉足迹和历史功绩》为题,通过追溯历史,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
英语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员 朱超博: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如同一座丰碑。通过学习,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了抗联战士们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作为学员,我深感责任在肩。在今后的本职工作中,我要以抗联战士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速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书记 孙健: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孤悬敌后,与强大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英烈们的事迹深深震撼着我,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畏强敌,不惧牺牲,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饥寒交迫中坚守。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应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学校 “二次创业”,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不负先烈们的付出。
培训感言
组织部副部长 张园园: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此次培训学习使我深受教育和启迪。通过实地感悟革命历史、深入学习红色精神,特别是站在英雄战斗过的热土上重温东北抗联"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的壮烈史诗,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负的使命责任。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忠诚于党、矢志不渝"的政治本色,将杨靖宇精神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锤炼过硬本领,提升"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的实践能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实效;强化使命担当,以"先烈之姿"砥砺初心使命,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工作,以更实举措服务吉外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展现党务干部的新作为。
学生处副处长 任雪艳:参加此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东北抗联精神的厚重。杨靖宇等先烈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林海雪原中,以草根树皮充饥,用鲜血和生命践行“抗战到底”的誓言,这种忠贞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击心灵。作为学生工作者,我要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赓续传承红色血脉,既要铭记历史,更要将抗联精神化为行动力量。在工作中迎难而上,在岗位上担当奉献,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未来,我会以抗联精神为指引,在学校二次创业中,脚踏实地,奋勇前行。
副校长 王志国:重走抗联路让我深刻感悟到,红色精神是激励攻坚克难的"精神密码"。当前学校正处于"二次创业"攻坚期、30年校庆冲刺期、审核评估关键期和申博工作决胜期,这如同当年抗联将士面临的考验。作为党员,我将立足岗位,从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思政育人、以抗联精神破解评估及申博难题、党员先锋岗护航校庆筹备三个维度,推动杨靖宇精神与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我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教学科研中勇当先锋,校庆筹备中争做表率,审核评估和申博工作中敢为人先,用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力",向30周年校庆献礼。
新闻转自:吉林外国语大学官网 https://www.jisu.edu.cn/info/1034/7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