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只知道古人在这一天需要登高,却不知登高是为看故土,思亲人。但是,不知道何时开始,你越跑越快,离家越来越远,你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父母长辈在门前驻立的时间越来越长,蓦然回首,却发现白发已经漫上了他们的双鬓,时光无情,在我们未曾注意的地方,他们正在慢慢变老。
翻译1802班谢漪:
初一期末考试的前一周,一天中午我在开水房打水的时候,前面打水的同学开水瓶爆了,开水全部洒在了我的脚上,左脚脚背的皮掉了三分之一,我住进了医院,没能在学校继续复习备考。但由于初二要分尖子班,要参考初一的两次期末考试成绩,所以班主任再三打电话让妈妈考虑让我继续参加期末考试。我记得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不能走路,学校门口离教学楼有好几百米远,外来车不能开进校园内,考试要考三天,妈妈就每天从校门把我背到教学楼的考场,那时候我的身高已经和妈妈一样了,妈妈很瘦个子很小,每背我一段路,就会停下来喘很久的气,但是至始至终也不会把我放下来,持续了三天的考试,来回背了多少次已数不清,只记得妈妈的背很暖,同时背心总是湿透了的。因为考前一直在住院,没有复习,所以一些文科类的试题记忆有些模糊了,考历史的时候有好几次想要放弃做答了,但一想到那一幕幕妈妈背我来考试的情景,我又有了力量。我记得最后一堂考试,我提早了30分钟交卷,出考场看到妈妈在楼梯口坐着,等我,头发有些凌乱,很瘦小甚至有些单薄的一个中年女人,在那一刻,我鼻子一酸,流下了泪。如今离家三千里,念家的情绪常有,不能常回家看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家人担忧,好好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量做一个不让父母失望的好孩子,对社会有用的人。
翻译1902牛洁: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还孤身一人,难免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想家,想念原来熟悉的一切,思乡之泪流满面。我决定了不管怎样我都要回家。九月三十号,我等心早已飞往远方的家。十月一号晚七点,回到了家,或许是高中住宿三年,或许是大学的一个月,有了伙伴。发现我见到家人没那么激动,看到我七十二岁的奶奶,还是那么开心。我和我奶奶在一起,一般不讲究辈分。我们像同龄人一样,随便开玩笑,这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一点,这让我们的距离更近,更爱。像,我们可以躺在一张床上“打闹”。我可以听她说着,说过无数遍的电视剧情节,她可以听我说,我说过的任何话。有个这样心态好的奶奶,我很幸运。
写着写着,又想家了。写着写着,又哭了。
翻译1801孙欣宇: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土地上,虽然校园生活很充实,但对家也有深深的不舍。我不舍得远离爸妈,但我长大了,就应该像一只初次飞翔的雏鹰一般,勇往直前。我还记得开学后,第一次与你们打电话。听着电话那边妈妈沙哑的声音,我问:“你感冒了?”那一刻,我担心着。我不在你们身边,不能亲眼看着你们的身体状况,我知道这几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真的不饶人。
你们的头发不再乌黑,你们的脊背不再挺拔,你们的视力不再清晰…你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而我却依旧懵懂无知,无法为你们撑起一片天。在电话里,你们问我校园生活如何,环境如何,食堂如何…让我多喝牛奶多吃水果,没有钱就说。听着听着,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喉咙仿佛被堵住,想发出清晰的声音跟你们说:我都知道。可发出的声音却夹带着沙哑,我怕你们听出我的异常,但我想,这么爱我的你们,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我的变化。其实我想说,我懂得照顾好自己,请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身体。
爸爸妈妈,我很爱你们!
翻译1801马艺群:
重阳节似乎对我们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节日。异地求学的我们与家里的长辈老人相处得越来越少,重阳登高和赏菊,毫无关系。
但回想起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我脑海里,并不是因为老师的介绍,也不是因为“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的意境,而是因为儿时外公带我走过家乡的小山丘,爬到最高点,将“重阳”娓娓道来。曾当过兵的外公,如今腿脚不利索了,家乡的小山丘也被铲平了,可我想带着外公走一趟家乡的平地,一起站在曾经的最高点,成为他的拐杖。
小时候,总以为你们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能为我遮风,为我挡雨,甚至天上的星星,你都能轻而易举地摘下。长大后,才发现你的身影已经不再挺拔,只是在我心里,永远崇拜你们,像个英雄...
今天重阳,别忘了给家里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