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德语系于德语村举办了第五届德语配音大赛。下午1点,主持人刘思琪宣布第五届德语配音大赛正式开始。本次比赛的评委分别是西方语学院德语系教师刘梦可老师、赵凌燕老师、马季珂老师和德语系外教Andreas Frank。比赛的记分规则分别从语音语调、清晰流利、情感表现和时长四个方面进行评分。由4名评委现场打分取平均值,最终从九组选手中评比出一二三等奖。
推行成功素质教育,发掘学生的德语表达潜力,夯实三项基本功之一,口语的训练,为所有热爱德语学习与交流的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培养和造就更多全方位发展人才。本次配音大赛旨在深化我校推行成功素质教育,促进学风建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多元化人才。
声音是电影的灵魂,在无声电影的时代,我们只能通过画面来感受人物的内心感受以及电影所告诉我们的事情。当选手们为电影中的人物配音时,候场的选手们都在认真的倾听,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所有人都被带入了到了配音选手的电影中,通过声音感受到电影角色的喜怒哀乐。
经过一下午激烈的比赛,最终,由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名次,获得一等奖的选手是德语1802班的邓玥铭。获得二等奖的选手是德语1802班的宋舒怡、黎龙袖。德语1801班的刘凌杉、况怡同学获得三等奖。语言的模仿对语言学习有着巩固基础与运用提高的效果,正确的发音与自然的语调是理解别人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关键。配音,顾名思义,赋予一个片段中人物的语言。配音是一个考验配音者对语音掌握,情节中情绪理解的一个考验。而配音比赛正是围绕着这个宗旨,让同学们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语言,体会到语言之美。
本次大赛以赛促学,多形式地促进同学们的德语学习。同时也为有配音爱好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德语配音中提升自身的德语素养,感受德语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