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
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奠祖先。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这个节日生机蓬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托。清明是一个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说到清明,最重要的习俗便是踏青了。踏青是一种悠久而风雅的民俗。踏青又叫探春和踏春,所指就是春天到郊野去游览。这个习俗在我国南北大同小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记载的是皇家浩浩荡荡春游踏青的情景。民间更是如此,江南春来早,苏州诗人范成大在他的《四时田园杂兴·春日》中写道:“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后面一句传神地写到一根竹笋从邻家地底穿墙而过,这哪里仅仅只是写竹笋,分明还写到人们随着春暖花开的乐观放达,急切呼朋唤友出门踏青的心情。传统的踏青中,还有到野外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即便扫墓,也往往是“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野餐饮酒。

清明节诗句

清明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