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重复:
儿童成长早期经历的一些情绪体验和行为模式在成年后会通过一定的方式重复表达出来。精神分析学派把这种重复称为强迫性重复现象。强迫性重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一个人固执地、不断地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我们可以将这种心理现象划分为两个部分:经验系统和改变过去的心理补偿。
1.经验系统
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你的潜意识会总结一套应对策略。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它就会自动调出经验系统。这又称之为自动化思维。
在某些情况我们可以用强迫性经验去应对突然发生的很多事情,但是它也束缚了我们的判断,往往会不由自主的走上同一条路。
2.改变过去的心理补偿
琼斯定义为:一种盲目的冲动,不管这种行为危害多大,或多么具有毁灭性,个体总是被迫一再重复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无能为力,控制不了这种强迫性。
尤其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会特别被他们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核心是这些人特别类似过去的重要他人,他们可能曾经让我们很受伤。
我们借着强迫性重复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过去的人,过去的关系,过去的一切,你不可能完全在当下的人身上得到满足。即使你得到了满足,你又失去了当下的关系。
不断弥补的人是最让人心疼的,因为总在弥补的路上,总在纠结。同学们,敢于丢下已经的损失,承认缺陷,勇敢开始新的生活才是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