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导师队伍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结合学生们关心的话题开展“教授有约”活动。活动定位于教授对青年学子专业学习的指导、分享成长历程、共话青春梦想,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学者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聆听长者治学经验与人生智慧,当面请教自己的学业和人生困惑,实现文化引领。让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时充满希冀与力量。
王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骨干教师,教龄十二年。不断拓展设计教学领域,将专业与互联网应用设计的前沿发展动态相结合;2016年考取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交互设计师资格证书。发表学术性国家级论文10余篇、专著2部、撰写教材2部。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夯实教学基础,并多次为学院主讲示范教学观摩课;是全国“大师奖”、金犊奖、大广赛、冰雪大赛等赛事的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揉蓝》项目获省级金奖;2021年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聚光-聚一束光安一个温馨的家》项目获省级铜奖。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导师队伍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结合学生们关心的话题开展“教授有约”活动。活动定位于教授对青年学子专业学习的指导,分享成长历程、共话青春梦想,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学者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聆听长者治学经验与人生智慧,当面请教在学业和人生中遇到的困惑,实现文化引领。让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时光充满希冀与力量。
9月23日,第一期教授有约活动如期举行,第一期我们有幸请到来自国际艺术学院的王卓教授,王教授关于艺术设计开展了讲授,首先王教授介绍了设计美学、设计方法、界面设计、图形创意设计、装饰图案设计、字体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课程,随后,王教授结合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更形象地、容易理解地介绍了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并指出他们设计的新意与特点。
国际商学院电商2101郝欣雨同学在参加讲座后说到:“艺术设计对于我们来说看似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房屋的构造,工艺品的加工等。通过本期讲座,我们了解到了艺术设计的特征、主要研究方向以及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前景等等。在我看来,设计不是艺术,设计是沟通,是传达,而艺术是表现,是创作。首期讲座后,我也对艺术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对艺术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王卓教授的讲解下,我感觉获益良多,我相信这将对我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有极大的帮助。我也非常感谢王卓教授,让我们更加的了解艺术设计。”教育学院学前2101谢钟源说:“王老师由浅入深,从概念到具体为我们介绍了视觉传达设计这个专业,首先从概念入手,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其次讲它有哪些应用的领域与发展,最后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具象的作品。在我看来,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在进行交流,是通过自己的设计体现并传递情感的过程。而且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街边的广告、商品的包装等都需要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也有了一定的外延,从平面静态的到综合动态的;从二维到三维;从传统转向数字化。因此,这次讲座我们收获颇丰,对于我们大学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本专业的同学有了更多的发展平台与空间;不是本专业的同学也会有一定的收获,我们同样拓展了眼界,开阔了思路。” 英语学院 E2103班 张轩同学感慨:“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要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里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他又说:“设计的目的永远是它的功能与他给大家带来的审美。20世纪80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提到设计,我们就要来讲述一下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设计与艺术是密不可分,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素描、绘画,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设计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然而这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现代设计具有了科技含量更高的现代艺术特性,为艺术拓展了大片的新天地,为生活增加了很多的趣味。